本月中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国家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相关的单位28名专家组成的水下考古工作队进驻东山岛,并于25日开始对冬古湾郑成功古战船遗址进行正式挖掘。
郑成功战船当年因何会沉没海底?郑成功战船上尚有多少兵器宝藏?昨日,早报记者赶往东山岛古船挖掘现场独家采访,一探郑成功古战船究竟。
“渔民在捕鱼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这艘沉睡海底三百多年的古战船。”漳州市东山县博物馆馆长陈立群说。
2001年3月份,东山岛冬古湾造船厂的一名工人拿着一些青花瓷碗碎片,走进东山县博物馆说,他在冬古湾海域发现了一条古代战船。博物馆工作人员一听,感到这个发现非同小可,立即派人赶到发现地点。
据当时第一批赶到现场的陈立群馆长称,古战船遗址所处的冬古湾是渔民频繁捕鱼的海域。前几年,在海边围起了海堤,以供渔船停靠。这一天,渔民们正在下网捕鱼,突然水中的渔网被硬物挂住,拉起一看竟是一些破碎的瓷片。当时,他们也不大在意。
时值天文大潮,退潮之后,一名造船厂工人发现这艘古战船,并捡了一些碎瓷片送到博物馆。几年时间,水下考古工作者在沉船海域采集到了大量文物,这些兵器、瓷器都是明末清初时人们使用的主要物品。特别的重要的是发现了两枚“永历通宝”钱币,这些都是确认沉船年代以及所属主人身份的直接证据。
东山岛郑成功古战船遗址于2001年初被发现以来,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格外的重视,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组成的考古队已多次到现场做出详细的调查探测,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这次的正式挖掘准备好工作。
据考古队林果队长介绍,东山岛冬古湾地处福建东南沿海,自古以浪高风大著称,船行至此,经常发生沉船事件。林队长推测,当年郑成功战船曾停靠在此,战船可能受风浪影响而被掀翻。
林队长还称,此次东山岛郑成功古战船遗址的挖掘,与其他沉船的发掘条件相比具有三大优点。
首先,沉船所处位置吃水不深,涨潮时最深处为5米,退潮时最浅仅1米,整个战船遗址清晰可见。
其次,由于几年前渔民们在遗址外围筑起堤岸,挡住大风大浪,对挖掘工作极为有利。
最后,整个古船遗址的挖掘工作不受潮汐影响,这对考古工作人员的挖掘也十分有利。
11月25日,水下考古队把做好的第一个钢架投放到海底,开始做沉船遗址的圈围工作。昨日,他们放置下第二个钢架。在沉船遗址的周围,他们要沿着海岸线米的钢坝,这个工作估计要持续到下个月底。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海边堆着一堆的钢管,据工作人员介绍,仅是建起这个钢坝,就购买了10吨的钢材。这些钢管被截成2至6米不等的长度,然后用钢扣紧扣在一起,搭建成钢架,放置到海底的钢架一般是长6米,宽3米,高3米的长方体。在这个长100米,宽40米围起的钢坝中,大概有25个这样的钢架要被放置到海底。在这些置入最底的钢架下端,绑着竹子编成的席子,还有塑料布,这些是为日后考古工作中的出沙过程做的准备。
工作人员介绍,沉船遗址大概在距离海面五六米深的海底,这些大钢架放入后,还要在上面连接钢管,使其高出最高水位,然后在上面搭起木板,考古人能在上面行走。水下考古队的林队长说,以后铺起来的平面,是要连汽车都开得上去的。
考古队员说,在钢架放入海底后,还要在架内填沙,放置沙袋,这样就形成了一道堤坝。钢坝建成后,考古队的第二步工作就是出沙,把海水连着淤泥往坝外抽,但海水还可以涌进坝内,泥就进不来了。淤泥清理完后,才能够正常的看到船体及上面的文物。文物的发掘工作大概要等到明年才真正开始。
漳州市文管办主任杨丽华说,发掘出的沉船等文物,已经确定要放在东山,可能被放置到东山博物馆。但目前相关的单位也正在考虑,在东山建立一个郑成功纪念馆或水下文物保护基地,用来陈列冬古湾发掘出的沉船等文物,以及日后在东山海域发掘出的水下文物。
东山县博物馆的陈馆长则表示,建馆或建基地目前只是一个设想,但冬古湾沉船发掘出的文物是肯定会被放置在东山的。
东山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戚继光为抗倭修筑铜山古城,郑成功在此操练水师,施琅从东山出兵。据史载,东山(当时称铜山)是郑成功的主要军事基地之一。郑成功战船遗址被发现后,己打捞起4门铁炮、4门铜铳和手雷、铁弹丸、珠等武器,以及船钉、船板、青花瓷器、“永历通宝”字样的钱币等一批文物。
考古学家说,这次冬古湾沉船的发掘,主要是对于研究郑成功战船有特别意义,因为目前有关郑成功战船的历史研究,都只是根据史料记载,而战船的大小、构架等都没有实物的证据,因此这次考古对于研究明代的军事斗争、战争的交通工具等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考古队林队长则认为,文物发掘工作见仁见智,沉船对于古船研究家有意义,船上的兵器火药、生活用品等对不同研究领域的历史学家都有不一样的意义。
有关专家还指出,东山冬古湾郑成功古战船遗址埋藏文物很丰富,并有大面积船板存在,估计船体部分保存较好。郑成功战船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当年郑成功如何,在东山造船、练兵等活动的史实,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另一方面,充分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当年郑成功能,如今强大的祖国更有能力完成统一祖国大业。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相信藏在古战船里的秘密很快将一一揭晓。早报对此将重视。 (林福龙 郭华萍 )(来源:东南早报)